版主最近又開始無聊
找了些事情來做
然後決定來做天氣瓶 相傳天氣瓶早期拿來做氣象預測(** 因為有樟腦成分 蠶豆症患者請勿製作**)
但後來事實證明是沒有準確度的
只是因為他很美
拿來做桌面裝飾其實也挺不錯
所以後來 好一陣子網路很流行像這樣的天氣瓶
材料如下: (可於化工行或網拍通路買到)
1. 可上蓋密封玻璃瓶 (可找100毫升的瓶子,大些沒關係,本文分享的容量完成後就是100毫升)
2. 小磅秤(電子秤也可以) 或者直接上網找拍賣賣家配好的組合來買
就不用磅秤有燒杯就行
3. 乙醇(或藥用酒精95%) 聽說化工學生會偏愛用濃度99.5%以上的乙醇-本文99.5% 40 mL
4. 玻璃攪拌棒 1或2支
5. 燒杯 50ml 跟100ml各1 ,或兩個100ml都行
6. 硝酸鉀 -本文2.5g
7. 氯化銨 -本文2.5g
8. 蒸餾水 –本文33ml 可於超商購買( 泰山純水)
9. 樟腦粉 -本文10 g
10. 手套
11.水性三原色 可用可不用 我的經驗是使用後沒成功過
參考買入價(版主買貴了)
乙醇 NT220
100ML 樣品玻璃瓶 NT50
50ml 樣品玻璃瓶 NT 30
攪拌棒 NT25
硝酸鉀 50g NT40
氯化銨 50g NT30
50ml燒杯 NT35
100ml燒杯 NT40
樟腦砂 100g NT150
首先戴上手套(因硝酸鉀 氯化銨 對於皮膚有刺激性)
磅秤放上燒杯歸零後 倒入10g樟腦砂 (蠶豆症患者請勿接觸本實驗)
再加入40ml乙醇
攪拌均勻 呈透明 放置一旁
拿另個燒杯
倒入33ml的蒸餾水或純水
再加入 2.5g的氯化銨 及2.5g硝酸鉀
一樣攪拌至均勻
兩個溶液先後倒入可上蓋的玻璃瓶中
出現大量白色結晶
這時候 有人會直接開火再隔水加熱
版主我是直接隔水用熱水加溫 讓結晶溶化
會短暫出現雲朵XD
持續換水加溫
終於變成透明狀
大概過了幾個小時候
開始下雪了
白色的結晶很漂亮
右邊是加了水性三原色 -黃
但一直混濁不清的狀態
而且結晶太多了 後來就參考化工行的建議倒馬桶沖掉了
在結晶出現後 不死心我又加了紅藍兩原色
仔細觀察這其中微妙的變化
搖勻變紫色
再隔水加變透明
但放了好幾天 一直都沒有再結晶= =
順道一提 結晶算蠻脆弱的
可能因為輕微晃動瓶身而碎裂喔
而且結晶出現後的水面也會稍為有結晶"冰封"的狀況
XD
是挺有趣的
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玩玩^^